些东西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传染病发生,同样的陈寒也结合了很多后世人说的大明。又或者说古代这些王朝之所以没有办法,大面积的发展工业或者大面积生产力的提高,就在于这些基本的基础医疗没有做到位。
现在陈寒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又或者包括现在的应天府京城也设立了这样的措施,所以说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面可能会花费掉不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定要慢慢投入,要不然的话将来必然引起巨大的影响。
而且陈寒这么干,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防止疫情发生,同样的也让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使老百姓们将来不至于发生太多的病,也得到了许多人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陈寒雇佣的那些打扫厕所的也好,打扫街面的也好,甚至在街面上成立了防止疫情发生的那些个民间大夫也好,其实都给了很高的工资。
这样一来,老百姓们即便是没有做买卖,可是也享受到了这些好处。
因为这些工资是从哪来的,就是从海外洋人进入到大明做买卖收的这两道。税收这些税通通都用在了这些地方,老百姓们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好处,毕竟增加了他们赚钱的途径。
当然也有一些很聪明的人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大街小巷都去过,所以他们对本地的情况很理解,有的时候有些个海外洋商场要去做买卖,通过他们也能够更快地找到。
甚至陈寒还从不少的锦衣卫传过来的消息,发现有不少的聪明人开始学海外的语言。
老百姓们通过给海外商人带入,也能够赚一笔,所以这就是全方位的一个发展,陈寒绝不仅仅只是让商业变得更加的繁荣,同样的也要让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这些好处,这才能激发大家伙对于商业的认可。
终于陈寒的这些成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现在沿海地区对于陈寒的改革变法的抵触心理反而是越来越少,因为他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好处。
任何一项改革变化,如果没办法让老百姓们从中获得好处,没有办法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那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改革变法那都会成为空中泡影。
所以现在的陈寒得到了这么多理解之后汇总过来的消息,让如今的朱标也对此有了很大的信心,虽说他和朱元璋一样都觉得。如今大明王朝既然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今后陈寒的那些预言可能就没有办法验证。
可是陈寒现在做的这些事恰恰说明了陈寒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绝不仅仅只是通过六百多年的积累得知了今后会发生的事。
简简单单的做一个像巫师一样的预测未来的人。
而是通过自己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自己的经验,把大明王朝本身不可能发生的改革变法用在了实践上面,并且取得了如此良好的成果。
所以陈寒现在其实得到了父子,两个人非常多的支持,这也让朱标现在有了一定的信心,可能这就是朱标现在有些迷茫,但是又有些欣慰的原因所在。
他迷茫的是今后的父亲要是真的过去了,那么大明王朝就得一个人扛起来,他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去做。
就像陈寒说的那样,本来你在历史当中是不应该会出现的,本来你是没有资格当这个皇帝的。
可是现在既然我来了,我改变了历史,我改变了你的命运,我让大明王朝今后有一个更加贤德的君王,那您可能就真的要承受许多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替你分担,即便作为女婿的我从未来过来,可是我所知道的,我所认知的可能都不如你。
除了我对未来的知识的了解,其他的还真就不是您这样的一个政治家的对手。
其实当陈寒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的时候,对于朱标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强的一记。镇定剂,因为没有人知道,其实他在听到了陈寒说这个话的时候有多么的兴奋。
朱元璋看到朱标的表情就说道“老大你是咱一手培养起来的,你的能耐咱知道,你的担忧咱也知道,咱的确百年之后大明天下都得你一力承担,但你现在可要比你爹我有更多的优势。”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么说就愣了一下:“爹,您别开玩笑了,您一手创建大明您的威望无人能比您一句话下去没有人敢反对,不不管文武皆在你一人手中,我有什么呢?
“您一句话下去没人敢说一个不字,可是您儿子我没有跟着您创建大明,就在威望这一块就引入了您不少。”
朱标这么说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正如朱标说的那样,自己创建大明有了先天优势,但是作为太子殿下的他其实还没有,但是朱元璋眼神一下就严肃了起来。
“你有你爹身上所没有的仁慈,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比的。”朱标刚想说仁慈算什么的时候,朱元璋已经说了:“你爹我因为出身缘故,我从来对那些官员没有任何相信。我对他们非常厌恶。
“而你不一样,”说到这里,老住咽了咽口水:“当年即便是刘伯温
第680章 一个武将的破坏力,是几百一个文官贪污都不能比拟(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